(一)加快基礎設施建設。加強以供水供氣、道路改造、消防、污水和垃圾處理為重點的中心鎮基礎設施建設,配套建設學校、醫院、文化、體育、社區文化等公益設施,進一步改善中心鎮環境,不斷提高中心鎮吸納人口、增加就業和聚集產業的能力,為增加城鎮經濟總量、活躍城鎮經濟提供保障。
(二)加快社會事業發展。加大對中心鎮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,完善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衛生、體育等社會事業設施建設,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、失業、工傷、生育保險制度,健全社區服務體系,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與健康文明素質和生活質量。合理調整行政區劃,進一步增強中心鎮的輻射帶動和集聚效應。
(三)保護生態環境。以保護水源、大氣為重點,加強污染綜合治理和生態環境系統建設。嚴禁高能耗、高污染企業向中心鎮轉移。完善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基礎設施,保護自然生態。加強鎮容鎮貌管理,切實解決環境“臟亂差”問題。把節地、節水、節能、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落實到各個環節中去,建設節約型中心鎮。
(四)推進新農村建設。按照“生產發展、生活寬裕、鄉風文明、村容整潔、管理民主”的要求,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。切實加強現代農業建設,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,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。中心鎮新農村建設要選擇條件較好的中心村進行重點建設,居民點建設要相對集中,居民點建設的各種規費全免,建設、市政、國土、文化、教育等部門還應在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予大力扶持。(來源:天臺縣建設規劃局)